歡迎來到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
03
18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論壇(第2期):《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的特點、問題與對策建議》報告發布會成功舉辦
來源:張鑫宇

2022年3月16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的特點、問題與對策建議》報告發布會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辦,并進行了同步直播,近50萬觀眾在線收看。


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瑞明教授主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的9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報告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

論壇第一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宋揚教授,發布題為《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的特點、問題與對策建議》的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映靈活”。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力市場的配置效率不僅在微觀上影響著勞動者的個體福利及工作激勵,在宏觀上還深刻影響著我國收入分配的格局。近年來,經過不斷改革,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程度總體上不斷提高,隨著市場化改革的加劇,國企就業的就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報告探索了國有企業就業的新特點,剖析了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闡明了國企就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最終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典型事實分析,圍繞就業規模下降、工資整體提高、國有企業相對于民營企業的工資差距由負轉正等方面,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闡述當前國企就業狀況的典型事實;第二部分為案例分析,運用某大型國有企業員工離職相關數據分析國企勞動力市場的特點,發現近五年每年離職率約為1%,離職率較低,性別因素對員工離職原因有較大影響;第三部分為理論分析,運用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補償性工資差異理論和內部勞動力市場理論,分析國企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第四部分為政策分析,針對國企就業領域存在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勞動力配置效率仍有待提高、較高收入群體在國企中存在反向溢價現象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內外部市場之間勞動力流動不暢通造成效率和公平上的雙重損失、企業家才能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等問題,從打破經濟欠發達地區所有制帶來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暢通勞動力在國企和非國企間的流動通道、高收入水平國企提高內部勞動力市場運行效率和合理設置央企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充分挖掘企業家才能等方面,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論壇第二單元,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報告內容,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國有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瑞龍,對報告給予了肯定,認為報告內容充實、問題聚焦、結論有啟發性,圍繞報告中國有企業關鍵人才的離職情況,提出了把關鍵性的經營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留住、用好、激勵好的觀點,以及用工市場化和中長期報酬激勵機制的方案。對國有企業的一般員工,引入市場機制,有進有出,而對于關鍵性的經營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完善以員工持股制度為代表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建議國家出臺一批相關文件,來明確員工持股政策的邊界,以便國企在改革當中,留住關鍵性人才。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要武,從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進程的角度出發,認為國有企業的雇傭人數有時代特征,經歷了先上升后下降的過程。在8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國有企業效益不好、勞動者在企業里面得不到激勵、競爭性行業的國有企業應該退出、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工資差距等,是當年改革最關注的難點、重點和痛點。在這個背景下,今天的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改革有不同的側重和表現。

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教授艾小青,從掛職經歷和調研訪談出發,指出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當中存在一線工人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匱乏、留住人才機制還不完善等結構性障礙,可以從三個方面對國企勞動力就業進行改進或者優化。第一,加強國企與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企業之間的業務交流,倒逼國企提升實力;第二,進一步優化國企員工的考核體系和薪酬體系,做好存量員工的激勵培育工作;第三,從未來的人才培養來說,國有企業可以和教育、職教更好的契合。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邢春冰,認為對于工資差距問題,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非國有企業里面的和國有企業里面低收入的人。在教育水平、工作經驗和其他特征相同的情況下,理解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之間的工資差距,對于我們理解城鎮地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收入差距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勞動力市場一體化,一方面看工資,另一方面看勞動力流動。從勞動力流動的角度來評價勞動力市場化,或者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的整體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孫文凱,從收入波動性角度,認為國有企業的收入穩定性較高,而民營企業的市場化報酬分配機制較為靈活。從市場化角度來說,國有企業中有非市場化因素在起作用,疫情期間,從宏觀數據能看到,2020年國有企業的工資總額、人均工資在增長,國有企業的收入穩定性強、波動性低、安全性高,是對收入的補充。

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楊繼東教授,從差異性、時效性、對比性、影響性的角度,說明了他關于國有企業勞動力市場化改革的思考。首先,從差異性的視角來看,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具有不同的就業特點。其次,在當前經濟下行、就業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討論國有企業在穩就業方面的渠道或者空間,可以針對當前情況給出建議。接著,國有企業就業市場在不同改革時代有不同的特點,新特點和老特點的對比能夠突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變化。最后,估計勞動力市場化對國有企業績效的影響效應,能夠更好地推動勞動力市場化改革。

論壇最后,與會專家們圍繞“在未來的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勞動力市場化的重點突破口應該在哪里?”這一問題,從對關鍵人才引入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和薪酬計劃、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工資的決定機制和人員合理的流動、對不同人才進行合理的評價、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政府加強支持和引導、薪酬考核機制與內部治理相結合、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關于我們|加入收藏|版權聲明
版權所有?2014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 累計訪問量:14210214 訪問量統計?
父母老是发出黏黏的声音
<noframes id="9999v">
<form id="9999v"><nobr id="9999v"><progress id="9999v"></progress></nobr></form>

              <form id="9999v"></form>

                <form id="9999v"></form>